孙逢春:新能源汽车发展仍可期

2024-08-01  |  来源:互联网 101浏览

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政策蜜月期。

据法治周末记者不完全统计,自去年2月开始,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针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促进政策高达20项,包括对新能源汽车不限行、不限购,2016年至2020年关于新能源行业的补贴标准和充电桩有关基础设施建设等内容。同时,北京、上海、武汉等地则发布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地方性政策。

新能源汽车行业在超大幅度、连环的政策扶持下,汽车销量在2015年出现了迅猛的增长。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达340471辆,销量331092辆,同比分别增长3.3倍和3.4倍。其中,纯电动车型产销量分别完成254633辆和24782辆,同比增长分别为4.2倍和4.5倍。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产销量分别完成85838辆和83610辆,同比增长1.9倍和1.8倍。

但是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之外,越来越多的问题开始出现。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存在哪些紧迫的问题?如何更好地通过完善相关补贴政策来促进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法治周末记者就相关问题专访了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科技部电动汽车重大项目专家组责任专家孙逢春。

有必要设立较高市场门槛

记者:2月24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进一步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五项措施。包括电池技术革命性突破、充电基础建设、扩大城市公交等领域新能源汽车应用比例、提升新能源汽车整车品质、财政补贴等。你怎么看待目前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在各方面的扶持?

孙逢春:目前,国家对有关新能源汽车的开发、生产和销售补贴的大方向是合适的,且力度比较大。其实除了中国以外,美国、日本和欧洲也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给予支持和鼓励,但其他国家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举措和我国存在些许差异。譬如欧洲,他们采用减税和碳排放制度来支持。

我一直在倡导对电动汽车给予技术开发支持,以项目的形式给予企业和科研院所鼓励。我国自八五规划起至十三五规划都一直在坚持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促使我国在新能源汽车和电动车领域在国际上拥有了自己的发言权。目前我国在有关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本身、核心技术和相关标准方面都已有所建树。而这一系列的政策促使我国夺得201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另外,由于目前我国对新能源汽车行业采用以生产端补贴为主的模式,现阶段出现的一些问题并不是主流,而且国家也已经及时发现该问题。

记者:根据我国目前规定,进入新能源汽车生产领域的企业应当是《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内汽车整车生产企业或改装类商用车生产企业。根据乘用车生产企业的准入要求,项目投资总额不得低于20亿元,其中自有资金不得低于8亿元,同时强制性要求建立产品研究开发机构,且投资不得低于5亿元。你怎么看待当前我国对待新能源汽车行业设立相对较高的准入机制?

孙逢春:国家要求生产新能源汽车企业一定要具备研究和开发实力,是正确决策。因为其实无论是新能源汽车还是传统汽车,除商用车和改装车之外,本来汽车行业门槛就比较高。目前对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开发、使用都有相关政策,促使社会各方都想进入新能源汽车行业。而我国目前已有上千家与电池相关的企业和众多整车企业,如果他们都进入新能源汽车行业,实际上不完全符合客观发展的需求和规律。

另外,因为有些做新能源汽车企业没有多少工作人员和研究队伍,他们所做的是起点非常低的电瓶车,类似目前在公园的观光车。举个例子,一个普通人去市场购买一个控制器、调速器、电机和电池,便能组装一辆电动汽车。但这不是所谓真正意义上的电动汽车。如果有些企业从未涉足过新能源汽车领域,投入生产后,一下子销售出1000台、2000台,从技术角度而言,这并不科学。同时,他们生产的新能源汽车不一定会满足技术和安全标准,会带来许多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