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逗!不买中国品牌汽车源于“面子”?

2024-08-09  |  来源:互联网 23浏览

近年来,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消费观念的转变,“有车”已经成为每个人再正常不过的消费。甚至,在当今这个会,80、90后不考虑买车才是怪事。作为一个80后汽车自媒体人,笔者身边的朋友以及自媒体平台车宇世界经常会收到一些网友咨询关于买车推荐以及购车等方面的问题。

在接到类似问题时,本着对朋友以及对网友负责的原则,笔者一般会问下对方的需求,其中包括有没有品牌的特殊需求或者偏爱。有意思的是,不管购车预算如何,大多数都会表示“国产车就不考虑了”或者表示“不要日本车”。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朋友所说的“国产车”就是指“中国品牌汽车”。据笔者粗略估计,直接表示或者委婉表示不考虑中国车的消费者应该在8成左右。事实上,在当今车市,表示买车不考虑中国品牌汽车的人,并不在少数。大多数人,会认为是由于所谓的“面子”,甚至会被扣上“不爱国”等帽子。但是,据笔者对这批人的了解,仅仅以“面子”来解释,一则过于**二则也不正确。那么,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必须指出的是,这些年中国汽车品牌的进步与提升不容否认。在笔者看来,中国品牌汽车无异于互联网时代一个具有打破现有规则和破坏现有秩序的成功“搅局者”。正是由于诸如长城汽车、比亚迪汽车、奇瑞汽车、吉利等品牌的努力,中国汽车产业才有如此快速的发展,中国人也才能以相对较低的价格买到心仪的车型,并且有越来越多的车型选择。所以,为中国品牌汽车,我们应该叫好。但是,所谓有其因必有其果,只有知道这种现场存在的原因,才有助于中国汽车品牌“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言归正传,车宇世界认为,之所以中国人不愿意买中国品牌汽车主要在于以下几方面原因,让笔者一一道来。

其一、购车对当前主流购车人群来说,是一项较大的支出。在笔者收到的大多数咨询购车的人,大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积累,在工作或者事业稳定,并且有一定经济基础和提升生活品质诉求以及事业上升需求之时,衍生出购车需求。说句大白话,这些购车者多处于事业上升期,其购车预算来源于他们的辛勤工作,赚钱不易(这里说的是主流购车人群,土豪请绕路),基本上都是来源多年的积累,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笔不菲的支出。自然,在这种情况下,当然会慎之又慎,再三的咨询、对比。再则,购车是为了提升生活品质,有助提升事业,享受有车生活,如果买了一辆车问题不断,不但没有享受,反而平添了无限麻烦和消耗无数精力,买车的初衷又何在呢?那么,有人会说了,中国品牌汽车问题就多吗?合资品牌或者跨国品牌问题就少吗?关于这个探讨,我们作为第二个问题层面探讨。

其二、中国品牌汽车口碑和品质都需要提升。一旦说到这个话题,肯定会招来无数口水或者非议。在这个时代,有这么一句话“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其本来意思应该是在警示人们多做好事,少做不好的事情。不过,站在汽车的角度,从另一个层面可以理解为,随着媒体传播渠道以及速度的增多,汽车品质实际的口碑造成的影响力都将前所唯有的加强。事实上,虽然中国品牌汽车确实取得了诸多进步,但是我们难以否认,故障率高、小毛病多、售后维修、可靠性等依然是难以回避的事实。根据中国汽车质量网2014年统计数据显示,长城汽车旗下H6、H5、M4、C50、C30,奇瑞旗下艾瑞泽7、A3、风云2、E3,比亚迪旗下速锐、F3、S6、G6,吉利旗下帝豪、GX7、SC6,广汽传祺GA5、GA3等车型,均成为各自旗下车型投诉重灾区。此外,益普索汽车(Ipsos Auto)采用了行业通用的PPH(ProblemperHundred)的方式评估,发布了2014年《中国乘用车市场整车质量表现研究报告》。需要指出的,这一数值表示每百辆车中出现故障的频率,述职越高车型质量相对问题越多,比如某款车型PPH为300,则表示该车型平均每100台车会有300个故障问题。该报告显示,中国品牌汽车从整体上,有待于提升。 此外,从不久前J.D.Power2015年中国车辆可靠性研究SM(VDS)显示,中国汽车品牌的可靠性相比跨国品牌依然高27个PP100(每百辆车出现的问题数,数值越低越好)。换言之,中国品牌汽车确实确实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突破,不过整体上细节方面的故障率,依然要高于跨国品牌。当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个是从整体而言,也就是从概率上而言。在这种情况下,将国人不怎么选择国产车视为“面子”,颇有“欲加之罪”的嫌疑。

值得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汽车品牌在可靠性上进步较快。J.D.Power2015年中国车辆可靠性研究SM(VDS)显示,整体问题数与跨国品牌的差距从2014年的43个PP100减至2015年的27个PP100。 言而总之,将国人拒绝购买中国汽车品牌,视为所谓的“面子“,过于武断和以偏概全。买车是个人的事情,我们应该对买车多一些理性的宽容,不应该以某些类似所谓“面子”、“爱国”其他方面的东西来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