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路坎坷 斯柯达重塑品牌还有多远?

2024-08-30  |  来源:互联网 121浏览

挂着上海大众的前缀,用着MQB的平台,卖着几乎跟大众一样的产品,却享受不到速腾、途观、迈腾的市场销量,已经历经百年的品牌只能被视为大众的子品牌,这就是目前斯柯达的现状。

“我们不是大众小弟,是一个独立品牌。”

2014 年,斯柯达先后推出了昕动、速派、野帝、全新明锐等四款车型,迅速将产品线覆盖A级、A 级、B级、SUV等细分市场。这么迅速地更新产品线,并且一下子 将四款新车型投放市场,结合之前斯柯达全球总裁范安德提出的斯柯达品牌独立计划来看,斯柯达是立志要有一番作为。

然 而,这几款车型只是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泛起了一圈涟漪,除了有口皆碑的明锐还勉强维持了之前的市场表现,其余大多数都销量惨淡。尤其是野帝,宣传没少做, 可全年1.6万的销量在SUV榜单上排到了50名开外,销售旺季的11月却只卖出了591台,这样的成绩单在SUV市场全面看涨的环境下实在有些难堪。昕 动和速派就更不必说了,在同级别很少会成为被考虑的对象。就算被寄予厚望的明锐,也深陷“减配”指责,导致A 级家轿之王的愿景被朗逸、轩逸、卡罗拉压得 抬不起头来。

出一款,卖不动,还要再出新款,一直淡定的斯柯达怎么突然就“上头了”?

实际上斯柯达这样全线铺货的做法也是身不由己,原因我们早就已经知道—那就是斯柯达想要实现品牌独立,而大众给斯柯达单飞划定了一个前提条件:斯柯达要在2018年在中国完成50万辆的销量,就可以实现单飞。

可 问题在于50万的销量对于大众这种一线品牌来说只是半年的计划,而对于每年只卖出20万台车的斯柯达来说是*其困难的。在现实面前,斯柯达凭借老迈的明 锐、晶锐、昊锐显然不足够,只能选择尽快做大销量。所以从2013年中旬开始到2014年中旬,我们看到斯柯达不断拿出新车型推向市场,其速度甚至超过了 丰田、大众等一线品牌,以图实现销量的增长。

斯柯达这样的做法还是取得了一定成效,起码实现了2014年整个品牌的销量增长。其实产品都是好产品,只不过孩子一下子生太多,家里穷,家长就希望每个孩子从小就能成为顶梁柱,这样的想法就有些急于求成了,结果很可能就适得其反。

急功近利的斯柯达是在透支自己原本就不出色的品牌影响力。

拿 与桑塔纳/捷达同一平台的昕锐来说,原本凭借更出色的性价比尚能在大众手里分一杯羹,可为了追求销量,一上市就打出了优惠牌。而在桑塔纳/捷达纷纷降价促 销之后,昕锐退无可退,生存空间直接受到了影响,更大幅度的优惠看上去性价比更好,但实际却只能把斯柯达的品牌拉低一个层次,利润更是低到经销商难以接 受。

拿大众做例子,在中国市场混了这么多年,才逐渐做起了口碑,把产品线丰富完善也就是这几年的事。而斯柯达在很短的时间里大面积地更新换代、推出新车型显然是不明智的。走得太快,步子大了当心扯着蛋。

前路坎坷,斯柯达需要认清形势。

对于今天的中国市场来讲,消费者除了对车的设计、驾驶体验提出需求,更多的目光会着眼于品牌文化与价值。此时的斯柯达却为了迅速提升销量而不得不得大尺度降价,如此拉低品牌的做法显然会将斯柯达带入迷途。

实 际上,斯柯达的销量已经在逐渐找到感觉,相较2014年相较2013年约12%的增长幅度就是一个好的开始。然而斯柯达想要重塑品牌,完成单飞,仅靠“多 生孩子打群架”的思路显然难以做到,更应该把每个孩子都教育好。比如给野帝换换样子,抬高离地间隙,改变一下这些消费者诟病已久的地方。在提升品牌上做更 多努力,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

斯柯达想要自立门户,大众却拦着不放。对我们来说,希望看到一段“屌丝努力奋斗终逆袭高富帅”的戏码,却不得不对于斯柯达目前的现状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