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型编号重整 车企你到底闹哪样?

2024-09-12  |  来源:互联网 190浏览

广州车展上,大众汽车“也”公布了自己新的排量命名方式。之前熟悉的1.4TSI、1.8TSI等名称将不复存在,代之以230TSI、280TSI等等。按照大众官方的说法,新命名规则前面的数字是以扭矩为划分标准的,例如200-250N.m的车型归属到230,而后面的字母则代表发动机技术,如TSI、TDI等。

新命名规则 模块化的现实需要?

为什么要特别强调“也”?因为类似的做法并非大众首创。在豪华品牌领域,这种变化早已开始,并渐渐已成为一种通行做法。例如过去的宝马320肯定是2.0L,325肯定是2.5L,奔驰如果是S350肯定是3.5L等等。现在再去看看宝马、奔驰车的尾标,你还能直接说出它们与排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吗?有人说,车厂这么做是要把消费者整晕。嗯,如果只有一个企业这么做,这种可能性是有的。但如果这种做法已形成一种行业共性,恐怕就不能简单地这么认为了。那么,为什么越来越多的车企宁可放弃*简单明了的排量命名法,而要将其变得复杂化呢?

传统“排量”概念已被增压打破

其实在自然吸气时代,就有一种观点认为不能以排量论英雄了,因为同一排量的发动机因为升功率的不同,性能并不完全一样。不过以自然吸气的技术,这种差距并不会太大。尤其是同一地域的机型,如同属日系的同时代1.6L,彼此之间基本上是大同小异的。所以,虽然有异议,但以排量来命名车型也依然成为一种约定俗成,并延续了数十年。

但这种情况伴随着涡轮增压的到来开始变得越来越不适应。涡轮增压采用强制进气,这与自然吸气有着本质性的不同。从某种程度上说,增压技术打破了传统的“排量”概念。

何为排量?即活塞运行扫过气缸容积的总和。自然吸气靠进气负压进气,因此无论发动机如何设计,吸入的“气体量”差别很小。那么相对固定的“气体量”,在发动机技术相当的情况下,产生的动能也就相对固定。增压发动机则不同。它的进气是靠涡轮强制压进,同排量情况下进入气缸的“气体量”自然会大很多。我们常常说一台1.4T发动机发动机等效于2.0L发动机,其实就是以1.4L的气缸容积,压进去的气体量与2.0L自然吸气发动机吸进去的气体量相当,因而产生的性能也基本相当。

同排量增压机性能差异不小

如果这个方式的进气量相对固定,这也好办。例如1.4T就相当于2.0L,彼此之间差别不大,那么依旧采用1.4T、1.6T这样的命名也没关系,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因为增压器的效率不同,增压发动机的“进气量”同样也非常有弹性,差异不小。而这种弹性,在1.4T这样的小排量区间可能还不明显,但到了2.0L这个区间,就可以变得很夸张了。